返回首页 | 病理技术专题 | 病理资讯 | 病理图库 | 病理技术精英 | 同行交流 | 技术会诊 | 点滴经验 | 常规切片 | 特殊染色 | 分子免疫 | 细胞园地 | 电镜技术 | 收藏本站
发新话题
打印

医护人员的另类癌症——猝死

医护人员的另类癌症——猝死

6月29日下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晶突然在家中晕倒,送医院抢救,因心脏疾病不幸逝世,年仅43岁。在逝世前,李晶曾连续值班24小时,而此前,也曾多次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却因工作繁忙无暇去检查。

3月20日,我国杰出心脑血管病、神经外科和介入科专家、广东省中医院的黄胜平教授因患肿瘤去世,年仅52岁。

3月4日凌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一名刚工作三年的规培轮转女医生在麻醉科夜班后猝死,年仅26岁。
3月2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的闫润栀医生猝死,年仅28岁。

1月11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鲁凯伍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离世,年仅47岁。

2014年12月,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王奇因连续五天做手术抢救患者,脑出血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9岁。

2014年10月,北京两家知名三甲医院在两周时间内接连倒下三名医生。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事实:中国医护人员压力之大实在超出想象,有调查显示,中国医护人员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少等问题。救死扶伤、关爱病人是医生的天职,但超负荷工作、身体素质越来越弱的他们,又该由谁去关爱呢?

除了工作上的压力对医护人员身体上的摧残,还有另一方面也无法忽视,当前医患纠纷不断,越来越严峻的医师执业环境不仅让医护人员转投其他行业工作,还让不少填报医学专业的学生望而却步,如果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中国将出现医疗人才的断层,大大不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

一、我们需要推行分级诊疗
部分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然而也有部分地方医院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当前我们需要重视的是,促进基层医疗水平的发展,大力推行分级诊疗,让患者就近就医,不往大医院跑,一方面是节约患者自己的时间和金钱、精力,另一方面也是给医生“减负”,对解决当前医生超载工作现象的解决有重要意义。

二、我们需要加大教育政策支持
当前严峻的医学形式使众多人才面对医疗行当难以下定决心进入,久而久之后果严重,加大对医学教育机构的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医学事业当中,是解决医护人员数量短缺的根本方法,万万不能出现万金难求一医生的状况。

另一方面,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缓解医护人员精神压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严峻的医疗形势警醒着我们,为医护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医患关系,保障医生的职业尊严才能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的为更多病人服务。

原文地址在这里,一起放上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99ea760fb6d9bb66#rd

TOP

锻炼身体是王道

TOP

身体要紧呀。。。有身体才有本钱干活。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