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病理技术专题 | 病理资讯 | 病理图库 | 病理技术精英 | 同行交流 | 技术会诊 | 点滴经验 | 常规切片 | 特殊染色 | 分子免疫 | 细胞园地 | 电镜技术 | 收藏本站
发新话题
打印

热处理法在常规HE染色发灰组织切片中的应用

热处理法在常规HE染色发灰组织切片中的应用

  在常规HE染色过程中,经常发现固定前已干涸的组织、过度固定、脱钙及烤片过长的组织易造成切片着色困难,细胞核着色淡、不着色或一片灰染。此时若组织较少或已用完,无法重新再取材,势必给临床病理诊断带来严重影响。经大量实验,我们对原组织切片在染色前进行热处理,使染色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HE染色切片发灰的组织蜡块经重新切片后采用热处理法,如干涸的宫颈组织蜡块切片3 张,分别进行PBS2微波处理; EDTA2高压锅处理;未处理组作为对照。
1. 2 方法 切片脱蜡至水,分别进行PBS2微波处理(80 ℃)5 min; EDTA2高压锅处理3 min (喷汽后开始计时) ,处理后的切片和未处理组切片同时进行常规HE染色。
2 结果
  未处理组:宫颈组织切片HE染色局部或片状灰染,染色模糊不清,细胞核结构不清(图1) ; PBS2微波处理组,宫颈组织切片HE染色质量有一定改善(图2) ,但EDTA2高压锅处理组染色效果较佳,细胞结构清楚,核染色质量明显改善(图3) 。
3 讨论
  在日常病理制片工作中,经常发现由于组织处理不当造成切片HE染色发灰(切片染色模糊不清) ,即细胞内染色质及核仁显示不清,呈一片淡蓝色,云雾状。若组织较小或组织已用完,无法重新再取材,从而严重影响了临床病理诊断报告的正常发出。造成组织切片发灰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3. 1 组织取材固定不当可致染色不均 如组织取材过大或过厚( > 2 mm) ,所用之固定液浓度过大,穿透力较小时,不能将组织固定透或固定不完全,其组织切片经染色后,出现切片外周固定好的部位,细胞着色清晰,但中间或未固定好的组织,细胞着色模糊,从而造成染色不均。
3. 2 组织脱水时间过短,造成脱水不彻底 组织中含有水分,进而使透明、浸蜡不彻底。这种处理不彻底的组织,切片易出现片状灰染现象。
3. 3 取材因素 在取材时组织标本已经发生腐败自溶或取材后没能及时固定或固定液浓度不够,必然造成组织结构模糊不清,这是由于组织结构分解变性,使组织变酸,因而切片被染成灰蓝色。另外,固定前已干枯的标本,切片经染色后,在干枯区域内出现成片的灰染现象。
3. 4 固定因素 固定剂对组织有一定的媒染作用,它既可与蛋白质结合,又能与染料结合,故能增强着色能力。同时固定剂能沉淀和凝固蛋白质、脂肪、糖、酶等细胞内成分,而这种沉淀和凝固关系能使细胞内成分产生不同的折光率,造成光学上的差异,使得生活情况下原来看不清的结构变得清晰起来。所以,组织固定不良是造成切片染色模糊不清的主要原因。
3. 4. 1 存放标本的固定液浓度不宜过高或过低,有的偏低,有的甚至用纯福尔马林。浓度偏低,在正常固定时间内,蛋白质发生沉淀和凝固必然不充分,由胶状物质变成不溶性的固体状态也必然不充分,使细胞内成分本应产生的不同折光率、光学差异不够显著,组织生活状态下,原来看不清楚的结构也就不能清晰起来。而且由于浓度低、固定不足,其媒染效果也差,故易出现切片模糊不清现象。固定液浓度过高,其对蛋白质的沉淀和凝固作用太强,使组织表面迅速沉淀凝固变硬,减弱了固定液对组织的渗透能力,造成组织中间部分固定不佳,甚至达不到固定目的,同样亦易出现切片模糊不清现象。
3. 4. 2 在送检的标本中,有时临床科室用乙醇固定组织,常温下,乙醇沉淀的白蛋白、球蛋白不再溶于水,而被沉淀的核蛋白则可再溶于水。因此,造成乙醇固定的标本,切片核染色不良,胞质染色也较差,切片出现模糊不清现象。
3. 4. 3 工作中经常发现淋巴组织(淋巴结、鼻咽部组织及扁桃体等) ,由于处理不当造成切片染色后组织中间出现发灰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其细胞密集、结构复杂,导致固定液较难渗透到组织深部,从而造成组织中央固定不佳,结果染色不良,而出现切片发灰现象。
3. 5 组织(特别是固定不佳的组织)浸蜡、包埋时如果温度过高或切片后烤片温度过高,均会使组织蛋白质发生质变,对染料可能发生拒染,造成切片染色模糊不清。
3. 6 脱钙过度(如骨髓活检标本)亦易造成切片染色发灰。
3. 7 过度处理的标本,特别是细针活检标本。
3. 8 组织用酸性甲醛固定或组织在甲醛中固定时间过久,导致组织切片在染色时易出现着色淡或不易着色
作者:田玉旺,李 琳,朱红艳,苗金红,邢 宜   作者单位:
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700
文章转载于《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9 Ap r; 25 (2)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