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种新型病理石蜡制片技术的看法
前天,终于“有幸”用了哈尔滨格林标本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病理脱水制片产品。是宣传中的一种新型病理石蜡制片技术。说是:绿色健康、质量好、工艺新、快速高效,并且全部取代了对操作人员发生职业病性损害的二甲苯试剂,同时实现了优质、省时、省力、省材、环保、无毒害,给病理制片工作营造出了一个清新、幽雅、无毒、无污染的制片环境。
刚把拿进科室时,所有技术员都怀着期盼的心情来看这个产品,希望真能用一个绿色健康、质量好、工艺新、快速高效,环保、无毒害的产品,给病理科一个清新、幽雅的环境。谁不想有个健康的好身体。
然而,在打开一分钟后,房间内充满了一种难闻的怪味,用技术员的话说是一股农药的味道,闻了就头痛。我只能把东西放到走廊上,窗户开了很久,味道还是久久不能散去,特别是手上碰到后那味道更难洗去。
这味道的确不好闻,我真不明白那广告上的清新、幽雅与实物相比怎么就完全不一样呢?。
我仔细看了一下固定液和脱水液,无非是甲醛、丙酮、松节油之类的东西,让人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我们就是用这类东西固定脱水,当时的理论就是丙酮能脱脂,脱水性又强,而固定液里有脱水液,既有固定作用,也有脱水作用,只要能切的下来,就觉得不错了。而甲醛、丙酮对身体都有害,甲醛你还是使用了,而丙酮挥发性极强,对肝肾也会有损害,那来什么环保、无毒害?丙酮对细胞收缩严重,经此液体处理的组织块几年后免疫组化就很难表达,所以这种方法和液体在我们省质控早已不再使用。酒精对人体损害最小,对组织和抗原破坏也最小,应该是首选的脱水液,我想这个试剂的发明者还停留在只要把片子切下来的技术水平上。至于说那没毒能代替二甲苯的东西一闻就头痛,不知对人体有没有害,我不知成份也不能乱说,但很难让人相信,我们中国人创造的伪科学太多,外国科学家花大资金几十年不能解决的东西,我们随便搞搞就成功了。至于废弃液实现零排放和零污染,那更是无稽之谈,我不知那些固定液、脱水液、透明液不能用后怎么处理,如何不排放。
对此液体的脱水质量进行考证,我取了十几例新鲜组织,分二组,大小厚薄完全一样(按组织取材规范0.2cm厚),一组严格按照说明书做,另一组用10%福尔马林固定,按常规脱水,包埋后,切了片:新方法这一组大多数组织脱水不彻底,组织块发白,不好切,也很难切出完整的片子,二十年前我们这种现象也很常见,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对全省的病理科组织处理进行了规范指导,才提高了全省的切片质量。二组染色后对比,除了新方法组细胞有收缩和切片不完整外,其他无明显差异,纤维肌肉细胞收缩不明显。免疫组化没做。 切完后第二天,新方法组蜡块凹陷。 为了能够对比,染色过程都是在同一条件下完成,使用了酒精二甲苯,没有使用新方法中的脱水剂和封片剂。
甲醛、二甲苯目前比它们好的还没有找到,尽管现在有环保的替代品,但效果还是没有二甲苯来的好,我想多想想如何改善通风条件,减少废气排出和吸入,想办法让医院买全封闭脱水机、封片机,对废弃液进行回收等,不失为首选的办法。有损质量的方法不可取,而那些又伤身体又损害质量的方法更不可取。
固定液从渗透速度与组织硬化的角度看,10%福尔马林还是首选,在固定液中加入了脱水剂,会使蛋白质凝固,加速组织的硬化,导致固定液不能很好的进入到组织中央去,所谓的既能固定又能脱水,就是一种又想马儿跑的快又想马儿不吃草的想法,事实上为了节约一个多小时的低浓度脱水时间而导致固定不彻底是得不偿失的。而用强脱水剂更是不取,就象大火炖肉一样。至于那替代二甲苯的东西,效果更差,二个半小时的透明也不通彻,做好的蜡块在切片时也是怪味难闻。
病理技术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步骤和时间,任何偷工减料的方法,都不会有好的质量。传统的方法与此方法相比,时间上也就多了3-4个小时,但这3-4个小时质量却完全不一样。而且如果用脱水机的话,大多数单位都是利用晚上时间脱水,那这3-4个小时也根本不需要节约,你脱的再快,也不可能半夜起来包埋吧。
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不是所谓新的东西就一定是先进的,就象流感一样,精典的东西大多数是最好的,因为经过上百年历史的检验。
如果你们按规范要求配一点10%福尔马林、苏木素、伊红、85%酒精、75%酒精等等,那才是真正的实现试剂、染液标准化,才是病理人的福音。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