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病理技术专题 | 病理资讯 | 病理图库 | 病理技术精英 | 同行交流 | 技术会诊 | 点滴经验 | 常规切片 | 特殊染色 | 分子免疫 | 细胞园地 | 电镜技术 | 收藏本站
发新话题
打印

病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引用:
原帖由 新手妈妈 于 2012-3-3 00:08 发表
请问丁老师,你们固定后的水洗是怎样实现的?我们脱水机第一缸是中性甲醛,第二缸就是酒精了,如果不用第一缸甲醛的话固定时间肯定不够,用了就不存在水洗这一步了啊?谢谢!
我们第二道是水
本人观点纯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独立判断,正确引用!

TOP

非常好,谢谢

TOP

丁老师,首先认真看了你的文章,和你网站首页写的差不多,很多都是很好的东西,值得学习,谢谢。我经常都会来论坛看看,今天有空,也来发表下自己的意见吧。我自认为我还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对病理技术也很喜欢,虽然目前遇到了很多问题,我都会克服,忍受,一切我相信都会解决的,我还年轻,会看到病理技术的发展。但是我有一个问题,说出来,希望大家可以认真想想。所谓技术,必须得互相交流,相互学习,毕竟经验有多少之分,我希望那些老一辈的技术老师们可以多多帮助那些真正热爱技术的人,不能让他们寒心,现在很多技术去进修,回来说,根本就没有学到什么,半年的时间,天天都在不停地包埋,捞片子,整理蜡块,贴号码,最后几天的时候,可能是实在看不下去,就让切了切片子。这里我不是说这些东西是白学,当然你能去悟,也可以悟出很多东西来的,现在一般都是去大医院,一天就几百个蜡块,老一辈的人就根本没有时间给你讲,即使你很想学,问了也不会多讲,多问,不耐烦。我想配方不用你们讲,因为我们拿来当木偶来配制,没用,但学习方法,学习门路也该指导下吧,当然并不是所有老师们的都是这样,稍微年轻一点的常常抱怨自己怎么辛苦,薪酬不高,哪有时间给你说技术。所以技术得自己学吧,那怎么学呢,我觉得丁老师说的高学历,我也赞同,虽然我只是专科生,但发生在我眼前就一事说明,我刚刚配苏木素时,就去抄配方,然后看原理,然后就去试验。但是后来一位新来的研究生同事,就会在笔记本上记录,很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些我看不懂,后来才去做试验,多么严谨的思维啊!我想我得改变下了,所以我现在买了很多书,化学啊,生理,还有物理学什么都有,我得学啊,而且就得学习那种思维模式,我觉得王华老师就做的很好啊。所以学历低的也别看不起自己,我们有学历的动力嘛,而且我比较们勤奋嘛。现在很多新人进来了,同事也好,实习也罢,我都会告诉他们:我所知道的,我所看到,我不会藏着,我不怕人家超过我,没有关系啊,你比我好,我才能比你更好嘛。好了,发了这么多的牢骚,希望病理老前辈们,真的好好带带新人吧,告诉他们你知道的,你不会少什么东西,说不定有些你们也是错的呢,相信他们会给你找出来的,真心希望各位同仁们为病理技术的发展,你做了这一行,你负这个责任吧。
安守本分,沉默是金!!!

TOP

你写的太好了,非常正确。学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习的动力、自觉性和思维方式,而大多数技术员缺少的正是这个。如果仅仅要从技术上去学习,有所创新,很难。这就需要更深层次的东西。研究生经过系统化培养,做起来容易一点,也有自己的想法,象王华老师,就是研究生毕业。
现在到大医院进修,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我们在内,也面临同样问题:1、工作量大,每天忙于应付日常工作:包埋,捞片子,整理蜡块,贴号码、切片、做特染等等。2、现在的大医院,用的全自动设备多,手工做的少,所以想学的基础就少,我们科来进修的,我让他们手工做,基本上不会去做,就是做也最多做一二次。3、现在医院质量一般稳定,很少会出现问题,因此,也想不出问题去教学生解决。所以,进修的还是学不会什么。
    同样,进修生也有责任,你去进修目的是什么?是学会做还是学会解决问题,这个是你去进修必须搞清楚的,如果想学会做,这不成问题。但要学会解决问题,那就得花心思了,多带点问题去学习,多自己练习,做做各种不同方法会出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只有这样才可能学到东西。但现在进修生基本上都是要逼着才会去学的,那就成问题了。我希望常规工作做完后,进修生能自己切、自己做、自己染,包括免疫组化,但基本上都是宁可早走也没人做的。也是,一天忙下来也累,早点走也不好说什么,说了也没用。所以造就了目前的状态,大医院基本上都是如此。如何解决,的确是个大问题。至于说前辈们不肯教,我很少看到,但也的确有这样的人,这也需要学生与老师相互沟通,和老师搞好关系。现在我自己觉得不少学生没有学习的想法,如果老师对学生说了几次不听,做老师的也就懒得教了;还有就是如果学生不问,老师懒得说,这种现象的确普通存在。
本人观点纯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独立判断,正确引用!

TOP

走自己的路,干自己该干的,明确目标和责任,才是一切的基础

TOP

我觉得有些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大环境就是病理技术的地位比较低,感觉没什么前途似的。希望在丁老师的带领下,能一天比一天好。。

TOP

这篇文章有关脱水的观点我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所谓脱水就是利用脱水剂将组织内的水分置换出来,以利于有机溶剂的渗入,这一过程称为脱水。脱水是否彻底,直接关系到组织是否能充分透明。一般我们总认为脱水主要跟高浓度酒精有关,而忽视了与低浓度的酒精关系,其实75-80%浓度的酒精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在短时间内可以置换出大量的水份,而高酒精容易使蛋白质凝固,在组织的表面形成一层硬壳,使酒精难以渗透到组织块中间去,导致组织脱水不佳;其实高浓度酒精里只需脱去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之间的水份,如果脱水时加温过高(超过35-50℃),使用丙酮等等,都容易导致组织收缩过度和组织发硬、发脆。组织脱水引起的组织发脆有三种原因:一种是初始脱水液浓度过高引起组织质地发生改变;第二种是组织本身质地有关,如小动物肝脏,第三种是假脆(也是组织发脆最主要原因),是由于的脱水不足,组织在浸蜡时蜡无法渗透到组织中去,组织在高温下“干烤”导致发硬、发脆,切片会出现粉粉的或一丝丝的现象,子宫肌瘤等较硬的组织还会一棱棱的现象,甚至会整块整块往外崩;严重脱水不足的组织中间发软,甚至还会有水。

脱水的关键是如何使低浓度的酒精脱水时间和高浓度的酒精脱水时间的正确搭配,低浓度的酒精可以使组织收缩减少,并使组织更好切,高浓度的酒精使组织脱水更彻底。一般情况下,标本脱水时间(35℃)以75%酒精1.5小时,85%酒精2小时、95%酒精(2道大)各1个半小时至2小时、纯酒精(2道)各1个半小时至2小时。小标本脱水时间与大标本差异不大,一般没必要分开,小标本发脆,往往是因为纸包太厚或相互粘在一起,导致组织脱水不彻底引起。如果由于时间关系,也可适当相应缩短。脱水时间长短,与室温高低有密切的相关,同时也与组织的厚薄,组织类型,组织固定的程度等条件都有关。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室温在12~15时,可作为一个临界温度范围。当室温高于此温度范围时,组织容易脱水,可适当缩短脱水时间;而室温低于该温度范围时,应适当延长脱水时间。从规范化角度出发,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变量,也就是:温度、浓度和作用时间。如果一年四季都在一个恒定的温度下(35℃)最好,有条件的应该买全封闭自动脱水机。更换脱水液,应以量为基础,定量更换。根据我科经验,如试剂用量为500ml,每500个蜡块更换一次为宜。在更换脱水液时,不提倡全部试剂向前退的方法,因为此法不能保证低浓度的酒精的浓度(往往会偏高),所以我们认为85%的酒精不能退到75%的酒精里,95%的酒精不能退到85%的酒精里,无水酒精不能退到95%的酒精里,而第二道的95%的酒精可以退到第一道95%的酒精里,第二道无水酒精也可以退到第一道无水酒精里(如果纯酒精要退到95%酒精里,可用比重计测量,加水或加纯酒精)。要保证各梯度酒精的真正浓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每一批组织。常规切片脱水的原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组织脱水彻底,收缩度、硬度适中,切片舒展、好切。

本人观点纯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独立判断,正确引用!

TOP

又学习了。

TOP

丁老师辛苦了,写了很多,我要认真看才行,期待待续的免疫组化注意事项!

TOP

回复 1# 的帖子

受益良多!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