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病理技术专题 | 病理资讯 | 病理图库 | 病理技术精英 | 同行交流 | 技术会诊 | 点滴经验 | 常规切片 | 特殊染色 | 分子免疫 | 细胞园地 | 电镜技术 | 收藏本站
 42 12345
发新话题
打印

医生与技术员的奖金问题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医生与技术员的奖金问题

   病理科医生与技术员奖金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看了很多、听了很多,我也想谈一下个人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医生与技术员还是有差异的,其价值与风险的确不同。和国外一样,医生应该比技术员拿得多得多,二倍、三倍以上都应该。但中国的奖金制度是有问题的,你医生要多拿,就要从技术员身上拿,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同样在一个医院里工作,凭什么病理科的技术员要比其它科室的技术员拿钱的比例要少得多?很少听B超、放射、口腔等科室技术员说奖金比例比医生低的。他们医生风险与价值也同样比技术员要高的多。有本事你去赚钱别人的钱,会诊、走穴都行,别整天算计着技术员口袋里的钱。中国政府认为你的价值与风险在工资里都已经体现,适当的按工资比例去分配奖金也合理。但要解决医生们自认为的风险与价值,解决中国病理医生收入的不合理性,这么沉重的包袱让技术员来背,实在不合理。
    要改变这种现象,只有国家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取消奖金,规定医生年收入比如20-30万,技术员5-10万。这样谁要做谁来做,你拿你的钱,我拿我的钱,保证没有任何意见。
    说到这,也许医生与技术员都很沮丧,一个没拿到三倍于技术员的钱而忿忿不平,另一个为未来只有医生三分之一钱而担心,其实都不必要。如果认真想一下国外的人事编制和工资比例,你会发现我们国家的医生并没有吃亏,技术员未来也不是一片黑暗。国外医生与技术员的比例一般在1:3左右,一个医生,三个技术员,而国内是1:1都不到,往往是医生多,技术员少。也就是说国外三个医生的活一个医生干了,所以三个医生的钱给了一个医生,所以他的钱比技术员多得多。而国内。一个医生的活给了三个医生干,所以只有三分之一的钱。技术员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仔细算算你会发现,未来我们技术员工作量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拿的钱和现在比却一分也没少,只是与医生的比例不同而以。我想所有的病理医生都会说,我们都很忙,超负荷在工作,那有一个医生的活三个医生做?那你们也来想一下,按国外的人员比例,那我们技术员是不是更忙?也许某些本应该技术员做的事现在医生在做,但大多数技术工作还是技术员完成的,所以他们拿这点钱也应该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也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至于有人说没有了技术员,诊断医生也照样能干,没有诊断,就没了病理科。这是绝大多数医生的想法,觉得离开你就不行了。问一下技术员,是不是那么回事?没了诊断,只要给技术员一个机会,他照样能做诊断,可能做得比你还好。有多少著名的病理医生不是从技术员、护 士等专业转过来的?我们省病理质控中心主任以前就是技术员,但他的主任后来让他转了诊断,他看片子的水平在浙江省也是数一数二的;北大病理教研室高主任,最早也是护 士。。。所以问题关键是你给不给他这个机会。 一个刚毕业新来的进修医生进修一年回去就能独挡一面了,现在的技术员都是大专以上学历,象我们医院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有的本来就是临床医学系,如果让他们学诊断,没有什么学不会,只是命运让他们做技术而以。   

  所以,说这些话都没有任何意义,各尽其职,精诚团结,相互协作,共同提高病理质量和病理地位,减少差错,降低风险,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本人观点纯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独立判断,正确引用!

TOP

丁老师讲的好,而且技术员的劳动强度要比医生大很多,每天很忙,很累,很辛苦

TOP

病理医技矛盾主要在医生方面,当诊断出现疑难病例时常找技术的茬,说片子看不清,技术员给他们薄切,深切,重新染色从来无怨言,只能说明这些医生没有进去心,遇到难题不去专研,把问题踢给技术人员,他们就不知道技术也有难题,但技术员都是自己去解决,唉!这就是差别呀!丁老师最后总结说得非常好,各尽其职,精诚团结,相互协作,共同提高病理质量和病理地位,减少差错,降低风险,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TOP

回复 1# 的帖子

说得好,希望以后技术员得到更多的尊重。病理室的工作是应该相互理解合作的。

TOP

丁老师您太顶了,您的话说到我们心里去了。我觉着这些话不能只在咱们技术网上讨论,也应该拿到诊断网上,让所有的诊断医生看一下。还有现在的诊断医生都是硕士博士,所以他们都在医院编制,而因为对技术员的偏见,技术员都是些合同制,这种现象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我看在这样发展下去,病理技术后继无人了。即便是来个硕士干技术也是高高在上,基础的事一点也不想干,很难和其他技术员相容。不知丁老师您遇到这种人怎么办,关键这种人领导还宠着。

TOP

回复5# 的帖子

有同感!我科技术室来第一个本科生时,领导就特别宠着,什么拍照片啊、新仪器的使用等......什么新就让她学什么。但工作已经6、7年了,没有一样技术活干得好,就连技术的基础--切片都做不好,还不如来1、2年的学弟们。领导也认识到了,把她放回去重新轮转。

TOP

诊断网上也有:http://www.ipathology.cn/forum/f ... eyno=18076&pageno=2
                          http://www.ipathology.cn/forum/forum_display.asp?keyno=326822

        我从来不就不分诊断和技术,都是为了病理事业。
        在中国,大概只有我一个技术员整天在给医生们讲道理,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点很不合时宜,也很另类。
       本科生、硕士生干技术,也应该从基础做起。不要对本科生、硕士生要求过高,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是从头开始,他们的动手能力不会比你们强。并不是因为高学历,常规工作就要做得比你们好,也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他们。他们的作用在于做好本职工作后,用科研的思维去研究技术,发展技术,这一点是你我都没有的素质。然而100个本科生、硕士生里只要有一二个能够出类拔萃,一半人发挥就有的作用,已经是非常伟大了,这门学科也就发展起来了。本科生、硕士生的作用要5年、10年、20年后才会有效果,这就是技术人才的培养(这就象临床医生一样,刚开始出现研究生的几年,人人都说,研究生有什么用,病不会看,刀不会开,还不如大专毕业的。现在怎么样,刀一样开,病一样看,而SCI文章数量大幅度提高,不管这些文章有没有用,最起码有人在做这些事了,那个国家一开始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先要有思路,有作为,然后规范)。一个学科的地位,首先是人才的地位,没有学历,肯定没有地位;没有技术含量,肯定没有地位,没有作为,也肯定没有地位。所以,尽管我们都是低学历,千万不要在心里抵触高学历,自己把自己看低了。只有这个行业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我们的学科地位才会提高,学科地位提高了,技术员的地位才会提高。
本人观点纯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独立判断,正确引用!

TOP

硕士做技术,常规不做好,如何服众?如何领导技术室?
常规技术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到最好
有些技术员,一听到什么二甲苯致癌,DAB等等等,就怕的很,甚至躲得远远的,既然这么怕,还接受这份工作干什么呢?!
不是切切片子就拍**走人,而是要知道片子怎么样切的好,出现了问题怎么样去解决,在此基础上,再去搞组化,荧光和杂交
打个比方,同样是冰冻班,你切片不仅要切的好,而且出片时间要短,那么怎么样是切的好呢?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切法,而且有很多小技巧,要善于学习和积累
做技术,责任心+知识+动手能力便可无敌!

至于奖金和地位,技术就是技术,比医生拿的少是正常,我认可
但是我们这些技术员们,如果在未来想把病理技术的地位真正提高,必须要靠我们自己,靠一辈又一辈的技术人才去积累

[ 本帖最后由 showtime 于 2010-12-23 21:11 编辑 ]

TOP

TOP

引用:
原帖由 风铃花 于 2010-12-19 10:15 发表
病理医技矛盾主要在医生方面,当诊断出现疑难病例时常找技术的茬,说片子看不清,技术员给他们薄切,深切,重新染色从来无怨言,只能说明这些医生没有进去心,遇到难题不去专研,把问题踢给技术人员,他们就不知道技 ...
理解医生,医生也有医生的难处,越是病理数少的单位,医生业务水平要上去越难,因为看得少、见得少、学会就少。提高诊断水平也不是一二天能解决的。一张报告,决定着患者的手术方式或治疗方案,这是人命关天的事,当医生有困难时,我们也应该义无反顾的去帮助他们,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反复深切、其实也是医生的一个学习过程,等这个病例看熟了,看会了,以后也就不会再重复了;而且,有时重切并不是水平不高的原因,的确是病变不明显或细胞数量较少,那怕水平最高的人也需要深切,有时的确是片子质量太差、太厚。所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病理学科才有希望。
本人观点纯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独立判断,正确引用!

TOP

 42 12345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