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病理技术专题 | 病理资讯 | 病理图库 | 病理技术精英 | 同行交流 | 技术会诊 | 点滴经验 | 常规切片 | 特殊染色 | 分子免疫 | 细胞园地 | 电镜技术 | 收藏本站
 20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有谁统计过,切一张20微米,和切5张4微米的片子

还真没测试过,楼上说的方法都不错。

TOP

回复 11# 的帖子

不过这个对于蜡块数量巨大的病理科来说就不太适合,因为比较浪费时间
偶尔失落

TOP

"蜡块中间会凹陷一点"
蜡块中央凹陷,多半是脱水酒精的最后一步浓度没有达到要求,脱水没有脱净,应该尽量让最后一步的酒精接近纯酒精,试剂要换勤点。
或者就是你们最后一步浸蜡的石蜡的熔点和包埋的石蜡熔点不一致。
我们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试过,先用废的一段修,修完后,刀片挪到新的刀锋处,再切,所需时间和用同一段刀锋又修又切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前者的片子更漂亮。心情也要好得多。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能说说你关于“凹陷”原因的原理么?
偶尔失落

TOP

我说了试一试,这不是翻的书,未必对。
将组织制成蜡块切片,就是要将组织和细胞内的游离的水分完全去掉后,用蜡来取代水所曾经占据的位置。这样组织的软硬度基本才会和周围的蜡一致,才易于切片。
如果组织里已经完全没有了游离水,而为二甲苯取代,那么二甲苯是可以完全溶于熔化了的石蜡液里的。那组织的浸蜡应该是彻底的。
但是,最后一步酒精如果不够纯,组织脱水不充分,这样的组织进入二甲苯后,因为水不溶于二甲苯,所以,二甲苯是不能将这些水分取代的。这些水,就会最后进入蜡缸。同样水分也不溶于石蜡液里的。因为石蜡是有一定温度的,组织里的水分有可能被蒸发掉一部分,但是组织以这种方式脱水,就会变硬。如果浸蜡的时间短,这些水分没有来得及蒸发完,就会最后进入蜡块。有水分的组织修切后暴露于空气中,水分蒸发,就可能缩小体积。而组织脱水不好,主要是中心离边缘远的地方。因此这里就会出现凹陷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浸蜡和包埋蜡如果熔点不一致,组织里的蜡和包埋的蜡在相同的温度下,可能热胀冷缩不一致吧。
呵呵,以上看法未必对,见笑了。

TOP

回复 9# 的帖子

肯定一次20微米费刀。因为你可以试一下,相同组织相同硬度的2个蜡块,一个一刀20微米,一个5刀4微米后,再用这个刀口去直接切一个修好后的蜡块,肯定后者(5刀4微米)切出来的蜡片要比前者(一刀20微米)好。一刀20微米造成刀片的损伤是:这段刀口可能有很大的缺口(比5刀4微米)。并且这时你若肉眼没看到这处刀损,再修下一个蜡块,下一个蜡块切出来也可能有刀口。

TOP

上面解释的第二个理由有点勉强。
除了第一个可能外,最有可能的第二个理由是,浸蜡的最后一缸的蜡如果二甲苯多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包埋后,组织里的二甲苯在修切后,很快挥发,和含水分的组织一样,一样会收缩。

TOP

回复 17# 的帖子

OK,意见采纳中
偶尔失落

TOP

引用:
原帖由 luo 于 2011-7-20 15:47 发表

这个倒是一个好方法
我们是蜡块放一段时间会有凹陷,是固定和脱水不好造成的。

TOP

回复 19# 的帖子

确实,固定和脱水不好,蜡块放一段时间会有凹陷,不过,我们这也没过多长时间啊,也就半小时,怎么解释
偶尔失落

TOP

 20 12
发新话题